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医药科学》 > 2011年第7期
编号:13190349
纳洛酮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出血30例临床观察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4月1日 毛怀东 宋海锋 邓虹 张文达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[摘要]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。 方法 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。对照组予常规治疗。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,入院后立即采用洛酮注射液2~4 mg溶于生理盐水20 mL中静推,bid,2周为一疗程,同时给尼莫地平注射液4~10 mg微泵静推,q12h,视血压调速,连用2周。一个月后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,并进行比较。 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,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;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.0%,对照组为66.7%,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。 结论 纳洛酮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出血有一定疗效,同时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,安全性好。

    [关键词] 纳洛酮;尼莫地平;急性脑出血;神经功能缺损

    [中图分类号] R743.33 [文献标识码] B [文章编号] 2095-0616(2011)13-112-02

    急性脑出血起病急骤、病情凶险、死亡率高,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,为目前中老年人常见致死性疾病之—。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,且有年轻化趋势。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着组织损伤和水肿进行性加重的区域,该区域内脑组织发生着复杂的病理变化,严重影响脑出血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。纳洛酮可有效地拮抗这类物质介导的毒性效应,保护神经元,减少神经损伤,并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,从而改善患者预后[1]。脑出血急性期血压过高会增加出血和再出血机会,出血24 h内使用尼莫地平,维持血压在160/90 mmHg,可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的进一步恶化和血肿的扩大,另外尼莫地平可逆转血管痉挛,改善脑血流,减缓胞浆游离钙升高,提示对脑出血、再灌流损伤有治疗意义。笔者所在医院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,采用纳洛酮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出血,取得了满意疗效,报道如下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选择2010年3月~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,诊断符合1996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关于脑出血疾病诊断标准[2],均在发病后24 h以内入院,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。排除脑疝形成、小脑出血、脑干出血、重度昏迷、低血压以及合并严重心肾肺肝等疾病。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,治疗组30例,男20例,女10例,年龄52~73岁,平均(62.8±10.2)岁。出血部位:基底节区l5例,丘脑9例,脑叶6例。对照组30例,其中男19例,女l1例,年龄51~74岁,平均(61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